|

中秋节我和老公打趣说:“受嫦娥抱着玉兔飞升月宫故事启发,我如果今天抱着白猫回娘家后因为疫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你会怎么办?”他也胡诌说:“我尽管工作繁忙,但会派人搞个大疆家用无人机悄悄跟着你,侦察你的行动轨迹和生活状况……。”
玩笑归玩笑,话说前不久和身处异国他乡的闺蜜在网上闲聊,她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如今的男人越来越懒得花时间去追求女人了。对于男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来赚钱,等自己有钱了再去换一种方式找女人;对于女人来说,她们宁可有自己的事业,变得独立,也不再把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
的确,这个时代,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钱,大家都不再把恋爱和婚姻那么当回事了。
就像南怀瑾先生上个世纪大胆预判的那样,“二十一世纪起,不止中国,整个世界都没有婚姻制度了,男女不要结婚了,大家交交朋友拉倒……将来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没有家庭了。”
这导致未来最大的成本就是情感成本,我们都不再轻易付出自己的宝贵感情。
小时候,我们在各种杂志上经常能见到各种纯爱、唯美的爱情故事,遍及到校园、职场、家庭等各个角落。
但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极少能看到凡人对爱情的歌颂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功成名就的创业故事。
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其实背后隐藏着人类的终极问题,我认为看透了这个问题,你就看透了人类的未来。
●效率至上的现代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巨大不同。
古代社会的生产力进步是极其缓慢的,地上的一块普通石头终于等到有个脑洞大开的聪明伙计想到拿去磨了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重大转变标志),这就化了几百万年;还有就是几千年前人们就用锄头耕地,几千年后人们还是用锄头耕地,最多从石头变成了青铜器,又从青铜器变成了铁器而已。这个时候,情感快捷方式就出现了,发肤样貌、身体素质、甚至一颦一笑都有可能触发神魂颠倒的想象;爱情也批量地出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有大把时间追求情感和精神,所以古代人动不动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男人豪情万丈,女人风情万种,多么风花雪月、浪漫唯美。
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进步则非常快,短短十几年手机都更新过好几代了,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于是人就要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变化,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荡,有人爬上去也有人摔下来,这无形当中催促我们要不断上进、不断改变自己,于是“效率”成了整个社会运转的最核心。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至上的社会,大家都在尽可能提升自己的效率,尤其是男人,几乎个个都肩负着改造个人世界的重任,哪有那么多精力、时间、耐心去了解一个人,或者说去追求一个女人。
因此,“现代人”跟“古代人”简直是两个完全迥异的品种,“现代人”除了拼命赚钱外似乎对什么都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钱正在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未来的社会,人们只会越来越现实,人与人交往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交换,而不再会涉及其它。谈感情多累?谈利益多直接。
婚姻的本质也成了一场利益交换,大家各取所需,你摆出你的条件和需求,我摆出我的条件和需求,合则来,不合则去,赶紧物色下一个对象。
所以未来的爱情或许都是明码标价的,不信你去各种各样的相亲网站上看看,那一排排美女帅男的下面都是什么,不就是工资多少?身高多少?车价多少?房子几套?存款多少?……这些全部都是被量化了的数据。
原本至高无上的爱情,到最后变成了一堆可衡量的指标。我们要找的已不再是一个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只是一个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好的人,达到效益最大化即可。
“钱”也正成为万物的衡量尺度,一切都在待价而沽,一切都是交易。
对于男人来说,与其在追一个女孩子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精力都用在发展事业上,只要事业成功了,一切就都来了;如果没有钱,即使创造了一时的浪漫和情怀,又能维持多久?
而如今的女人也似乎早看透了这样一个现实——
很多男生这样狡猾地告诉女生:我真的很喜欢你,虽然我现在没什么钱,但是我一定会努力赚钱,等我以后发财了,一定会加倍补偿你的。
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如此不堪:这样的男生要么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大事,要么等以后发财、发迹了,就把身边过了气的糟糠之妻给抛弃掉了。
因此,女人也就变得越来越独立了,不再把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更多时候都是在虚与委蛇、得过且过。
●我们注定将越来越孤独
这个世界既是一种矛盾,也是一种平衡:
——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蜕化,我们看似览尽天下大事,等到要派用场时却又感觉大脑空空;
——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边用脑判别越来越多,另一边用心感知却越来越少;
——许多人表面上吃得津津有味、大腹便便,却又被垃圾食品弄得营养不良,人的生理功能正变得越来越衰退,不依赖药物就无法有效自我修复和恢复生物机能;
——一个社会的经济越发达,人的独立性就越强,于是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尤其是这次疫情之后,人们会保持戴口罩的习惯,而且人与人会面时将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
这一切都将使人和人的距离进一步扩大,这个时代我们本来已经很孤独了,但是未来可能会更加孤独。
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无助地漂泊在茫茫人海上,一边寻求着私人空间,害怕被别人闯入,一边又渴望着被理解、被认同,渴望与人结缘。
人越孤独,越喜欢把自己变得忙碌,其实这是一种逃避,很多人表面忙忙碌碌,其实内心早就如一潭死水。
●人变成机器,机器变成人
过度科技常常让我怀疑——它是给你配了个手机还是给手机配了个活人?!
我们变得越来越理性、麻木、机械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像一台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
我们的语言、情感都在趋向于格式化、符号化,我们的基因也正在一段接一段地被破解,新的人类生命也可以预先按需设计,总之我发现人类正在沿着一条不可逆的路径走向机器化……
看看我身边那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职场达人们吧,大家整日奔波于各种名利场合之间,各种商务洽谈眼花缭乱,各种社交聚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觥筹交错,就像逢场作戏,看着笑脸相迎,实际上内心冷如机器。
与此同时,机器也的确是在努力实现“感情化”,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都在尝试利用大数据解读人类的情感,它们在试图拥有人类的感情和灵性,尝试跟人类去沟通,甚至要取代人。
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在“去感情”化,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却要求机器努力实现“感情化”,那么我想知道究竟哪一个东东才代表了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
姑且假想言之,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人早晚会变成机器,而机器却正在变成人。
而当机器有了灵性,人类又被彻底物化后,在这个赛博朋克的“美丽新世界”里的机器人就开始规模化统治人类,由它们来充当上帝的角色,行使上帝的权力。
于是,人类的灵性终将消逝在自己创造的文明里。
我觉得这才是人类的终极危机。
一切的危机,其根本都是人性的危机。
最痛苦的是:你明知自己身处其中,却还不得不随着社会大齿轮一起盲目瞎运转。
如此看来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上演那些无趣、无聊的被动生活和戏码。
版权归//theopenmicproject.com所有
|